专业特色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需求,在储能装置研发、储能系统设计、综合能源系统等工程领域,培养能够胜任与储能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行控制、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结合未来储能技术发展需求,本专业重点研究储能本体特性、储能系统电力变换、储能电站设计规划、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等工程领域内的具体工业应用问题,由“点”到“线”到“面”再到“系统”,使学生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依托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在产品研发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储能设计、储能材料、储能应用等产业领域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师资队伍
专业汇聚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年轻充满活力并适应学科发展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中有6名教授/研究员,10名副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1个。
科研基地
2020年与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设置储能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获批“北京市储能新兴交叉学科平台”,联合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北京市储能产教融合联盟”,参与建设新型储能技术北京实验室、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北京市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依托科研中心和学科基础,团队在储能技术和综合能源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事业委托项目。
实践基地
本专业联合国家电网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储能头部企业成立了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产教协同创新中心,成体系地建立了5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学生在工程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
就业领域
本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致力于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电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需求,人才需求大,毕业生就业范围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能源、智能电网、热力行业、电池与电源、电动汽车、新能源与储能材料、移动通讯、数据中心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储能装备和系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安全与评估、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专业发展前景好,学生就业领域宽。
欢迎加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储能领域的建设者!